1、埃博拉出血熱是一種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病死率高達80%。
2、埃博拉出血熱最早發生于非洲的蘇丹和扎伊爾,病死率為50%~90%。
(資料圖)
3、非洲大陸為主要流行地區,在北美洲、歐洲以及亞洲的泰國也出現了該病患者。
4、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共發生過13次埃博拉出血熱流行,已造成1萬多例患者死亡,而且也曾導致醫院及城市的癱瘓。
5、因此,該病引起了全世界的震驚和關注,也應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
6、埃博拉出血熱的臨床表現有高熱、頭痛、肌痛、結膜充血、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可有血便)等,半數患者有咽痛和咳嗽。
7、患者發病4~5天后進入極期:出現譫妄、嗜睡,并有口腔、鼻、結膜、胃腸道、陰道及皮膚等處的出血,還可出現咳血和血尿。
8、在患病的第5~7天,患者可出現麻疹樣皮疹。
9、病程的第10天為出血高峰,嚴重的出血可導致患者休克、肝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10、非重癥患者可于病后2周內恢復。
11、90%的患者于病后12天(7~14天)死亡。
12、埃博拉出血熱的病源為埃博拉病毒。
13、除人外,猴、豚鼠和倉鼠均可做為傳染源,也可被感染。
14、密切接觸是該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病毒可在精液中存活2~3個月,故有性傳播的可能。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