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占福在擦拭使用多年的醫藥箱
閱讀提示|淳厚樸實、心地善良、耿直本分,這是記者對汝州市米廟鎮白馬村赤腳醫生于占福的第一印象。近日,記者在汝州市安平街見到了67歲的于占福老人,他正戴著老花鏡專心致志地研讀著中醫古籍《神農本草經》。當得知記者的來意后,這位在鄉村工作了47年的赤腳醫生說,他一輩子只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值一提。在記者的再三要求下,這位樸實的老村醫和家人講述了他從事赤腳醫生的平凡往事。記者李春特約通訊員李偉恒文圖
鉆研中醫古籍,配制出獨特的中成藥
于占福老人出生在汝州市米廟鎮白馬村,祖傳五代中醫,以治療乳腺病尤為見長。于家人對貧困群眾都是免費治療而且還管飯,良好的醫德深受鄉親們的贊譽。
于占福自幼受家庭影響,迷上了中醫,經常在家鉆研祖輩留下的中醫古籍,積累了不少醫學知識。于占福根據祖輩的經驗,結合自己深厚的中醫功底,利用中藥配制出了獨特的治療乳腺病的中成藥。經過多年的改進,這些中成藥效果非常好,治愈了數不清的乳腺病患者。隨著治愈患者的增多,于占福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不僅市內的患者前來診治,就連周邊縣市的患者也慕名前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山村的道路不通,當患者起大早輾轉趕到于占福家,往往已是下午,于占福不僅囑托家人為他們打雞蛋茶,還為他們做菜做飯。
虛心向軍醫們學習先進的西醫知識
由于于占福會醫懂藥,20歲時他被推薦為村級衛生員,后來成為鄉村醫生。于占福一路“充電”一路前行,農村47年的行醫路也見證著中國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整天背著醫藥箱為鄉親們診治病情的他,為人謙和、熱情,贏得了鄉親們由衷的稱贊。雖然充滿艱辛,但他都能快樂面對。
22歲那一年,空軍460醫院醫療隊到村里幫助搞醫療衛生,這讓年輕又酷愛鉆研的于占福喜出望外。他抓住這難得的機遇,虛心向軍醫們學習先進的西醫知識。在空軍醫療隊駐村的一年多時間里,于占福在軍醫們的幫助下成了中西醫兼修的赤腳醫生,他以更加精湛的醫術在白馬村為鄉親們治病。
于占福當上村醫后,堅持在村里搞了5年的合作醫療,讓鄉親們享受到了良好的醫療診治。因為都是鄉里鄉親,于占福的收費很低,僅僅是成本經營,患者感嘆他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時,他總是靦腆一笑:種的莊稼都吃不完,咱不靠這掙錢!
出診一圈,他就得走10多里路
白馬村有600多口人,8個生產組,分布在13個自然村,全村就他一個醫生,出診一圈就得走10多里路。就在他沿著山路奔波出診的47年里,他背壞了5個藥箱,崎嶇的山路磨壞了他無數雙布鞋。
于占福的家人清晰地記得,1976年春天,麻疹病在汝州市鄉村流行,許多小孩發燒不止,急壞了鄉親們。那些天他每天行程達30多里,一直堅持了兩個多月。一天下午,他外出巡診剛到院里,就兩眼發黑一頭栽倒在地,家人趕緊把他攙扶到屋里。不久,兩位患者來就診,他還強撐著身子起來為病人看病。病人要求停一會兒再看,他說:“我是血糖低,沒有什么大病。你們大老遠來,咋能耽擱呢?”他躺在床上為他們細心診斷、開藥,并讓家人熱情地送患者出門。就這樣,他在家休息的半個月里,每天都堅持為病人看病。
全村老老少少有個頭疼腦熱全靠他一個人,一年365天,于占福幾乎沒有休息的日子。他說,村民們對他那么好,是他堅守下來的唯一動力。有一年他摔傷,拖著病體準備去收玉米,走到地頭時他驚呆了:玉米棵全部整齊地倒在地上,只用掰玉米棒子。原來是鄉親們在黎明時分悄悄地幫他把活干了。他們都當他是自家人!
就這樣,于占福在村里一干就是47年。47年來,他始終把病人當家人,不管男女老幼、貧富貴賤,隨叫隨到。當病人來到家里,遇上飯點,就盛上飯端到病人手里,看完病走時,他還把自家種的菜抓上一把讓病人帶走。
退休不退崗,堅持為鄉親們看病
在記者采訪時,一位來自紙坊鎮的老太太帶著兒媳前來看乳腺病。老太太動情地說:“俺年輕時害這種病,就是于大夫看好的,沒有花一分錢。村上婦女們有病,俺都介紹過來,大家都說于大夫人好、藥好,能治病。”
于占福告訴記者,他干到60多歲時,才在子女們的勸說下來到城里,可好多鄉親還是趕來找他看病。“鄉親們來找我,是對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負了鄉親們的這份信任。”來源:中國健康網
乳腺病患者的福音:
于氏五世祖傳中醫,專治乳癌(初期、中期)、急性乳腺炎、產后乳汁不通、乳結核、月經前脹疼、大小葉增生、乳腺腫塊等各類乳房病癥,不開刀,純中藥。
另有祖傳中醫特效治療褥瘡藥、爛嘴藥等。
主治醫生:原米廟鎮白馬村退休老中醫于占福
地址:河南省汝州市物價局對面安平街(古玩一條街)西19巷1號
聯系電話:0375-6028222
手機:15093830736
來源:上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