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溝是土溝,因年代久遠,總是堵了又疏、疏了又堵,剛剛給它疏通了,下場雨又落一層泥。”
“溝就在自家門前,四周的雜草和大家的生活垃圾填滿溝道也會導致堵塞。”
“溝渠汛期里漬水排不出去,淹沒我們的莊稼;旱期里不能引水入渠,附近500多畝田地耕作都受到了影響。”
【資料圖】
2022年8月,石首市南口鎮鎮村共同締造專班在管家鋪村收集村民意見建議時,得知“三八溝”護坡硬化問題反映較多。隨后,深入田間地里實地察看。
三八溝位于管家鋪村1、2組,長120米,連接柳湖,是當地農業生產主要灌溉溝渠之一。順著溝渠望去,稻田那側的道路坎坷不平,路面極窄,只能容一人通過。田里的水不多,村民們都穿了長長的插秧靴,一趟一趟回家接自來水,再一瓢一瓢往地里澆灌,一個個滿身是泥。
“一來一回得半個小時,路不好走,水也不好提呀。”七十歲高齡的楊婆婆為了保證水稻生長,需步行往返四五次接自來水澆灌。
通渠引水,迫在眉睫!但問題是,修渠護坡需要資金和人力,如何解決?于是管家鋪村組織召開了1、2組村民小組會,邀請村民共商共議,重建引水渠,著力解決群眾“灌溉難”的問題。
“爭取項目資金是一方面,但項目資金總是有限的,我覺得還是得靠自己,起碼我們一起出工出力護坡,就能節約資金,還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管家鋪村總支書記王永紅和大伙商量。
“我愿意,當下正值農閑,我泥水泥還挺在行的。”水稻種植大戶李伯伯等三十多戶村民當場表態積極響應。
群眾的行動就是勝利的希望。鎮黨委和村“兩委” 迅速結合石首市相關獎補政策,精心制定“三八溝硬化”實施方案并成功爭取到以獎代補資金20萬元。
村民們喜出望外,迅速行動起來。村民輪流出工出力,分工責任到人,有勞動能力的村民都扛著鐵鍬、鋤頭,利用自有的“裝備”進行水泥沙石運送、石頭砌整、硬化溝渠底部。經過二十天的努力,“三八溝”150米的硬化工程已完工并通過驗收,溝渠里清水緩流,澆灌著右側黃澄澄的稻田。
“大伙一起努力清理了溝渠,啃下了‘硬骨頭’,農水灌溉也更輕松,真是應驗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呀!”村民望著溝內潺潺流水憧憬著管家鋪村豐收的稻子。(湖北日報客戶端 通訊員何依雯 石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