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印發《關于做好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針對銀行機構,《通知》要求,強化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三農”,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災區交通、通信、燃氣電力、農田水利、排洪防澇等基礎設施修復重建和改造升級的信貸支持,做好個人客戶金融服務。鼓勵銀行機構針對受災地區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農業、養殖企業和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開發專項救災信貸產品。
多家銀行表示,將通過摸排對接,明確受災主體金融需求,加大對關鍵領域信貸投放,支持受災主體的生產生活重回正軌;通過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等,為受災主體紓困解難、緩解資金壓力。
圍繞金融支持防汛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任務目標,《通知》要求,受災地區有關監管局和各銀行保險機構要緊緊圍繞受災群眾、受災企業需求,及時提供有溫度的金融服務,最大限度減少洪澇災害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影響。
(資料圖片)
《通知》明確,銀行保險機構要做好災情應對組織動員,啟動災備應急預案,保障金融資產和重要數據安全,保障基本金融服務和關鍵基礎設施穩定運行;要合理采取差別化支持政策,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針對性,及時摸排在建項目、授信企業的受災情況,主動聯系受災客戶,提供精準服務。
受災地區有關監管局正與相關部門強化溝通協作,指導轄內金融機構統籌做好防汛救災和支持災后重建。8月1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聯合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共同印發《關于幫扶市場主體支持災后重建的通知》,通過一系列明確、可執行的政策措施,督導金融機構做好受災市場主體的金融服務。
針對災后重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等部門要求,要確保防汛應急物資生產運輸收儲等企業的融資需求,及時滿足災情嚴重地區道路交通、水電燃氣等基礎設施的融資需求;確保糧食蔬菜等民生領域相關企業及農戶的融資需求,及時滿足災后農田清淤等農業生產的融資需求。
強降雨可能通過多種渠道影響經濟,如企業停產限產,降雨結束后,城市內澇導致人流物流持續受阻等。
在此背景下,為災后重建提供有力、有效、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就很關鍵。記者了解到,當前銀行正通過摸排對接,明確受災主體金融需求,加大對關鍵領域信貸投放,支持受災主體的生產生活重回正軌。
工商銀行將加大對交通、市政等領域的投融資支持力度,并全力保障現金運營和賑災資金緊急撥付,加強對受災地區銀行的流動性支持。
農業銀行將全力保障受災客戶基礎設施修繕、災區農產品穩產保供、農資供應、防洪水利工程、災后重建等信貸需求。該行還將開辟綠色通道,將客戶調查、審查審批納入優先辦結業務范圍,做到即來即審、限時辦結。
為助力市場經營主體復商復市、恢復生產,建設銀行針對抗災能力較弱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第一時間開展實地走訪對接或通過企業微信等工具,深入了解企業受災程度、生產狀況、投資規模及重建資金需求,加強金融紓困幫扶力度。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