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分揀、稱量、裝運……大城縣大尚屯鎮萬余畝陸地圓茄子、包頭菜、黃瓜等蔬果陸續進入成熟期。百余名農戶在田間忙著,將“訂單”果蔬裝運銷往北京、天津、山東等地市場。
該鎮田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劉艷生說:“我們村的果蔬種植有40余年歷史,近年來,隨著設施農業技術的引入,大力發展特色果蔬種植,充分利用果蔬種植空窗期,巧打‘時間差’,逐步提高種植收益,扣除種植各項支出,每畝可掙6000至7000元,100多戶村民年均收入10多萬元,最多的農戶收入20余萬元。”
在大尚屯鎮宮村梨樹種植有40余年歷史,形成了以梨園為主線,集游玩、觀賞、采摘等為一體的綠色休閑農業,培育了雪花梨、鴨梨、廣梨、皇冠、黃金等多類品種,畝產量3500余公斤。
宮村黨支部書記王桂華說:“我們充分盤活村街土地資源,對梨園進行整理、規劃,吸引游客來賞花、采摘,把綠色有機農業與鄉村旅游結合在一起,推動村民增收致富。”
該鎮聚焦產業富民,積極引導電動車企業進行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打造集功能實用、節能環保于一體的新能源電動車,并引導電動車企業拓展出口“訂單”,產品遠銷東南亞、歐洲及非洲等地區。
大尚屯鎮黨委、各村街黨組織有效踐行暖企、穩企、助企政策。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調研等形式,幫助企業解決問題120余件,重點扶持電動車產業發展,幫助河北福鴿車業有限公司、河北路冠車業有限公司等4家整車生產企業申報工信部公示目錄,目前2家企業已申報完成,6款車型通過國家3C認證,為下一步“一車一證一票”穩定稅源打下基礎。(記者 賈明蕾 通訊員 金勝利 張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