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禪城區委提出全力奔赴“六最”現代化禪城,打造“佛山之心”的雄心愿景,規劃六條“賽龍奪錦”賽道。其中,“最佛山”賽道錨定傳承嶺南廣府文脈,聚焦中心工作,推出八大“保、爭、追、創”重點項目,全力以赴滿足群眾多樣化文化需求,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照亮“佛山之心”的新的奮進征程。
近期,禪城區舉行“賽龍奪錦”最佛山賽道媒體調研采風活動。活動走進佛山祖廟、南風古灶、陶·創客會館等地,沉浸式感受禪城區在推進嶺南文脈之城,打造嶺南文化中心的建設成果,領略最具文藝范的“最佛山”賽道。
祖廟博物館內的雙龍壁。/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賀勇攝
【資料圖】
構建“佛山古鎮”發展新格局推動文商旅高質量發展
文化盛而城市興,城市興而文化盛。作為佛山嶺南廣府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核心承載地,禪城創造性提出“最佛山”定位,圍繞傳承嶺南文化千年精華,演繹佛山城市現代精彩,以競標爭先賽龍奪錦的方式,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
去年,禪城區在《佛山市禪城區打造嶺南文脈之城三年行動方案》中提出,要構建“1+2+3+N”嶺南文脈軸線空間結構,以“一主、兩核、三支、N節點”,激活禪城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實現傳統嶺南廣府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其中,“兩核”就包括以祖廟博物館為核心的佛山古鎮。
佛山祖廟建于北宋元豐年間,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佛山歷史人文地標,也是佛山人的精神家園。“最佛山”賽道媒體調研采風活動的第一站便來到祖廟博物館。
今年4月,禪城區開展民俗文旅周活動,時隔三年重啟“北帝誕”民俗文化活動,超6萬人齊聚祖廟博物館觀看春祭大典和北帝巡游。萬人空巷的場景,點燃了全城人民對嶺南民俗文化活動的熱情,助力禪城區文旅市場的復蘇發展。
“‘北帝誕’當天,我們線上發售了一款數字藏品——靈應牌坊。一上線,3000多件靈應牌坊被‘秒光’了。”祖廟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借助‘北帝誕’民俗文化活動的契機,祖廟博物館聯動商家,在附近鯉魚廣場舉行非遺文創集市、開展非遺展演等活動。“北帝誕”活動當天吸引了4萬多人次過來消費、游玩。活動過后的“五一”假期,人流量累計高達10萬余人次。龐大的人流,再一次見證“佛山古鎮”的魅力和禪城“最佛山”的文化影響力。
祖廟博物館和“北帝誕”民俗文化活動,不僅是禪城區爭創文商旅高質量發展“佛山古鎮”樣板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最佛山”賽道上,推動嶺南文化煥發時代風采的一個縮影。
在“最佛山”賽道上,爭創文商旅高質量發展“佛山古鎮”樣板項目以嶺南文脈軸線、一站式文商旅體驗為抓手,通過“線上+線下”多形式,開展行通濟、“北帝誕”、塔坡廟會、古鎮燈會等民俗活動,推出一系列非遺體驗活動、各類促消費活動、首店首發經濟扶持發布活動等,讓傳統與潮流在此交相輝映,重新煥發千年古鎮的魅力。
接下來,“最佛山”賽道將不斷深挖禪城嶺南文化內涵,在守正創新中做好嶺南廣府文化遺產傳承保育,以文旅盛宴促進文化發展、文旅興旺,推動文化和旅游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融合發展,為展現禪城“最佛山”城市魅力提供更強大的文化支撐和動力。
點亮美陶灣推動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
“巧奪天工憑妙手,石灣該是美陶灣”,郭沫若曾如此贊譽石灣陶藝。“四大名鎮”“四大聚”的輝煌歷史,為今天推進“最佛山”的禪城文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成長土壤。
“賽龍奪錦”最佛山賽道媒體調研采風活動的第二站,來到了南風古灶和陶·創客會館體驗館,參觀了解“中國的美陶灣、世界的美陶灣”項目,近距離體驗“南國陶都”魅力。
“石灣舊稱陶窯為灶,此窯爐口向南,因名‘南風灶’。”南風古灶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南風古灶作為佛山陶瓷“文旅產”的重要代表,幾乎每天都會迎來國家級陶藝大師和原創陶藝新生代到訪,形成了一條“玩陶”“學陶”“賞陶”的旅游生態鏈。
2022年,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創意周在南風古灶舉行開幕儀式,禪城區重磅發布美陶灣概念規劃方案。
按照規劃,美陶灣將堅持以價值特色的保持和凸顯作為城市核心競爭力的技術路徑,以“顯山露水”為城市建設理念,形成“一河見二嶺,三徑連三片”的理想空間結構,以高標準建設一批公共平臺,如國際陶藝中心、創客中心等平臺載體,為全國乃至全球的創意人才搭建平臺。未來,“最佛山”賽道也將圍繞文化賦能城市更新,以美陶灣為樣板,蹚出一條發展道路,打造一個“中國的美陶灣、世界的美陶灣”。
“陶創園是在佛山市電爐廠部分歷史建筑的基礎上升級改造而來,現有8家創意企業入駐。”陶·創客會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當前包括陶創園在內的14個美陶灣首批重點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中。通過高標準打造美陶灣,禪城這座“最佛山”的千年古城,正在不斷駛向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
深耕嶺南文化打造“最佛山”的城市中心
作為佛山十大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區之一,美陶灣被視為佛山加快構建文化產業創新發展良好生態的重要抓手。這里集聚了748家文化類企業、1.64萬名從事文化及相關產業人員,連續多年舉辦中國(佛山)陶瓷創意周,吸引全國乃至世界近千萬人次關注和參與,累計改造完成150萬平方米面積的舊物業……
美陶灣的建設,將為禪城、佛山的城市更新、產業轉型求解新可能,提供新方案。例如,以文化破題,書寫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大文章;以文促城,推動城市更新,讓“老城區”迸發活力;以文賦能,為各類傳統產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提高其文化品位和文化價值,推動佛山制造業向價值鏈“微笑曲線”兩端延伸。
“美陶灣將以激發老城活力、賦能產業轉型、提升城市品位、傳承創新文化為目標,構建一個‘文化+創新+跨界+時尚+體驗’產業生態鏈。”石灣鎮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楊梅玉表示,石灣鎮街道將全力打造一個“處處有風景、時時有體驗、分分鐘心動”的美陶灣,擦亮石灣“南國陶都”名片。
“打造‘中國的美陶灣、世界的美陶灣’和加快構建‘佛山古鎮’旨在助力禪城奔赴‘最佛山’的城市中心,打造‘佛山之心’。”禪城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廣旅體局副局長楊濤表示,當前在“最佛山”賽道上的有關部門單位,包括四個鎮街都成立了“最佛山”的團隊。
接下來,“最佛山”賽道將深耕千年嶺南文化,以爭創國家級文旅融合示范園區、打造國家級文化產業創意示范園等國家級、省級項目為抓手,錨定“五地四品”,以建設嶺南廣府文化中心為引領,高質量打造嶺南印象標識地、文化創意引領地、全域旅游目的地、公共文化示范地、文化交流新高地,緊緊圍繞“一鎮一品”,打造一個更具嶺南味、時尚感、年輕態和國際范的城市中心,讓文化當仁不讓成為打造“佛山之心”的重要引擎。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賀勇 通訊員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