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丁蔚文) 7月6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我省公布的2023年《江蘇省水生生物資源與漁業水域環境狀況公報》顯示,與2021年相比,2022年長江干流江蘇段、五大重點湖泊、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水域的水生生物資源呈現逐步恢復的良好態勢,近岸海域的水生生物資源保持穩定。江蘇省重要漁業水域水質狀況總體符合漁業水質標準。
2022年長江干流江蘇段常規監測共采集鑒定魚類76種,比2021年增加4種。與2021年相比,長江干流江蘇段魚類物種數增加。指示性物種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增加,在122頭左右,觀測到的分布范圍擴大、母子豚較多。代表性洄游物種長江刀鱭呈現漁汛期提前、規格基本持平、數量增多,中華絨螯蟹規格增大,還首次采集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鱘、胭脂魚。
江蘇五大重點湖泊2022年共采集鑒定魚類65種,魚類優勢種為刀鱭、鳙、鰱、鯽、似鱎、紅鰭原鲌等,種類數與多樣性指數均與2021年同比持平。魚類平均體重比2021年增加76.1%。魚類平均資源豐度為5.35千克/1000平方米·小時,比2021年增加138.5%。
與2021年相比,江蘇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采集鑒定到的“主要保護對象”種類數同比略增,魚類多樣性指數同比基本持平。長江口毗鄰海域共采集鑒定漁業資源種類137種,其中魚類92種、蝦類26種、蟹類11種、頭足類8種,比2021年增加了1種,優勢種主要為龍頭魚、黃鯽、小黃魚、帶魚、鳳鱭等,漁業資源重量密度比2021年增加52.8%。
2022年江蘇近岸海域監測共采集鑒定漁業資源種類120種,其中魚類74種、蝦類22種、蟹類18種、頭足類6種,比2021年減少18種,優勢種為三疣梭子蟹、口蝦蛄、鮸、鳳鱭、焦氏舌鰨、黃鯽、刀鱭、棘頭梅童魚等,漁業資源量比2021年減少16.6%。江蘇近岸海域水質監測指標石油類、銅、鉛、鎘、鉻、汞、砷符合漁業水質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