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櫻桃四月葚”,又到了一年一季食用桑葚的季節,紫嘟嘟、紅艷艷的桑葚已陸續上市。桑葚是一種比較可口的果實,采集后經去除雜質以及蒸曬后便可食用,因其味甜汁多,備受人們喜愛。那么,桑葚富含哪些營養物質?如何選購桑葚呢?桑葚為何不宜多吃?以下進行一一講解。
(相關資料圖)
桑葚營養豐富
我國栽培桑樹歷史悠久,考古研究發現,周朝后期,采桑養蠶已是常見農活。而味甜汁多的桑葚,更是從古至今都備受人們喜愛的鮮果。
桑葚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棗、桑果、桑泡兒等,桑樹的成熟果實,為桑科植物桑樹的果穗。每年4—6月果實成熟時采收,去除雜質以及蒸曬后便可食用,也可用來泡酒。桑葚成熟時間有所差異,南方早一點,北方稍遲一點。成熟的桑葚酸甜適口,以個大、肉厚、色紫紅、糖分足者為佳。
桑葚多數密集成一卵圓形或長圓形的聚花果,由多數小核果集合而成,呈長圓形,長2—3厘米,直徑1.2—1.8厘米。初熟時為綠色,成熟后變肉質、黑紫色或紅色,種子小,花期3—5月,果期5—6月。桑葚也會出現黃棕色、棕紅色至暗紫色(比較少見的成熟后呈乳白色),有短果序梗。小核果卵圓形、稍扁,氣味微酸而甜。由于桑葚的成熟過程伴隨著明顯的顏色變化,因此可根據桑葚的顏色和質地判斷其成熟度。
桑葚的主要營養成分有粗纖維、游離酸、可溶性無氮物等,此外,桑葚中含有豐富的果糖、葡萄糖、維生素、丁二酸果膠、纖維素和胡蘿卜素,以及人體所需的鋅、鐵、鈣、錳等礦物質成分,其中氨基酸有16種之多。
適量食用莫貪多
從樹上采摘鮮果食用是桑葚最普遍的食用方式,由于桑葚的果肉柔嫩且保鮮期短,所以采摘桑葚也是有技巧的。一般來說,桑葚采收的最佳天氣是晴天,一天中采摘的最佳時段是早上露干后,中午氣溫高時,盡量避免采收,在采收過程中,要輕拿輕放。也有許多加工工廠會將桑葚果實進行再加工處理,制成桑葚飲料、桑葚酒、桑葚果醬、桑葚蜜餞、桑葚果醋等產品。
桑葚雖好,也要適量食用。因為桑葚內含有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鞣酸,會影響人體對鐵、鈣、鋅等物質的吸收;桑葚中還含有溶血性過敏物質及透明質酸,食用過量會發生溶血性腸炎。
桑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酣暢地享用。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桑果品質評價與加工崗位科學家、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研究員肖更生說,中醫認為桑葚是寒涼食物,脾胃有虛弱或者脾內有寒氣的人,不要一次性吃得太多,尤其是未成熟的桑葚,酸含量較高,對腸胃有很強的刺激作用,能引發消化系統自身免疫性機能反應,所以更不能吃。另外,市場上售賣的桑葚基本都是果桑品種,果桑含糖量相對較高,糖尿病患者如果喜食桑葚,應該在血糖達標后適量食用。
選購需注意四點
每年4—6月,從南到北,累累果實陸續掛滿桑樹的枝頭。消費者挑選新鮮優質的桑葚應注意以下四點:
看形狀:好的桑葚顆粒飽滿堅挺、個大肉厚、表面有光澤,以圓形或蠶形為佳。
看表面:成熟的桑葚外表質地油潤,黑桑葚的顏色黑中透亮,紅色桑葚則紅艷似火。同時,好的桑葚果實顆粒完好無破損,沒有汁水滲出。
看果柄:新鮮的桑葚都是連同果柄一起摘下的,一般來說,新鮮桑葚的果柄處是很堅挺的,不會出現打蔫的情況。
聞味道:如果是新鮮的桑葚,聞起來有果香,不會有腐爛的味道。
貯存方法有訣竅
桑葚的保鮮保存相對較難,未做保鮮處理的桑葚在常溫下12—18小時即開始霉變,1—2天即變色、變味、腐爛。對于家庭保存桑葚,肖更生建議消費者參考以下幾種方法:
保鮮保存:將采摘回來的桑葚直接置入底下墊有桑葉或軟海綿的保鮮盒中,用保鮮膜密封覆蓋容器口,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面進行冷藏,可以減少桑葚呼吸作用出現,盡可能延長桑葚保鮮時間,盡量在1—2天食用完。
密封保存:準備一個干凈的容器,把桑葚洗凈后全部放進去,撒入30%—40%的白糖及少許食用鹽腌制,將容器的蓋子密封好,然后冷藏保存。
冷凍保存:將桑葚洗凈瀝干水后裝入保鮮袋中,封口后置入-18℃速凍,可存放數月。
肖更生建議,桑葚是不容易保存的水果,消費者購買桑葚時盡量不要購買太多,盡快食用完較好。
需要注意的是,桑葚皮薄易爛,表面凹凸不平,難以清洗。食用前應用流動的清水反復沖洗,以去掉表面可能附著的灰塵等,然后再用淡鹽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鐘。浸泡時注意不要把桑葚蒂摘掉,以免殘留的農藥隨水進入果實內部。
(本報綜合整理)
《中國食品報》(2023年04月27日06版)
(責編:朱美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