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戴帽子”為失能老人進行認知功能訓練,近紅外光效應頸環舒緩精神壓力,腦機科技穿戴設備提升青少年智能……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腦機接口也逐漸從科幻走進現實。有人希望以此造就“超人”,更多的人則希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用近紅外技術治療人的精神疾病。5月18日上午,以“共創腦機未來,共筑精神健康”為主題的腦機智能創新創業大賽(近紅外專場)在杭州西投創智中心舉行。
“設備的覆蓋范圍怎么延伸?”“檢測的準確率、安全性如何保障?”“怎么保護病人隱私?”大賽邀請了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浙江大學組織與戰略研究所副所長邢以群等多位國內腦機領域的專家學者擔任評委,10支隊伍現場路演,聚焦腦機智能技術在公共服務體系與“一老一小”等民生福祉領域的應用,展示項目架構及產品應用場景、轉化價值,評委當場提問、項目負責人現場回應。
“為精神心理和認知障礙提供檢測技術與數字療法”是來自北京柚果星空科技有限公司CEO于晨超的路演主題。
“我們采用的數字療法是整合硬件傳感器、軟件算法和精神衛生學、心理學的一個系統解決方案,具有普惠、靈活、實時反饋等特點,不僅降低了治療的價格,讓普通人都能夠承受得起,同時運用場景非常靈活,可以居家、辦公等環境當中自我療愈。”于晨超介紹,近紅外腦成像檢測儀已進入實際臨床使用,在測量失眠、抑郁、焦慮等慢性精神疾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下對在校學生進行心理檢測或對失能老人的心理鑒定,大多采用傳統的量表,便捷性差、主觀性強,結果也不精準。而以近紅外為代表的腦機技術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西投啟真腦機智能科創中心負責人介紹,此次參加路演的10個項目主要針對“一老一小”的精神健康,很多產品已經投入臨床應用。“腦機智能產業還處于行業早期培育階段,希望通過此類賽事擴大腦機智能產業的社會影響力,也以此搭建平臺,推動產學研轉化和腦機智能產業發展。”
據了解,此次大賽也是杭州“2023青春潮創季”西湖區子活動之一。接下來還將舉行3場線上比賽。獲得英才獎的項目團隊將進入總決賽,計劃于今年年底舉行。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