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時節,進入河北省定州市高蓬鎮鈕店社區,這座全國文明村被層層綠帶環繞,處處賞心悅目;房屋高低錯落,排列有序;街道縱橫交錯,寬闊平坦,干凈整潔;公園和廣場,如詩如畫,景色宜人,呈現出一幅欣欣向榮的生態宜居鄉村畫卷。
鈕店社區只是定州市建設和美鄉村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定州市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持續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路域環境治理,加快補齊基層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推動村容村貌和生產生活條件整體提升,擦亮鄉村振興幸福底色。
走進東亭鎮固城社區,一排排粉刷統一的房屋,一行行生機勃勃的花木,一條條干凈整潔的道路,讓這個傳統村落舊貌換新顏。“安康巷”“白果巷”“望春巷”“冬青長街”……固城社區還為每條街巷設計了體現當地人文特色的專屬名稱。
【資料圖】
高蓬鎮六家村將昔日的納污坑塘變成了水上公園;西城區街道蘆莊子社區將房前屋后的空地變成了小菜園、小果園、停車場;東亭鎮翟城村利用閑置宅基地建成了晏陽初文化街區……定州堅持因地制宜、規劃先行,突出重點、合力攻堅,以點帶面、全域創建,全力打造和美鄉村新圖景。
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和美鄉村怎么建、建成什么樣子,群眾說了算。
定州按照“缺什么補什么、什么弱強什么”的原則,根據群眾需求,強力推進道路硬化、村莊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環境質量明顯提升。目前,已創建國家森林鄉村3個、省級森林鄉村10個,打造美麗庭院138321個,精品庭院 34388個。
“在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中,我們清理出不少空地,剛開始感覺把這里建成小公園、小廣場就挺好。”定州市西城區街道蘆莊子社區黨支部書記盧朝暉說,經過征求群眾意見,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后,該社區決定利用13處空地建設停車場。
原來,該社區有246戶居民,家家戶戶都有汽車。“平時人們把車停在街上,原本就不算寬敞的街道一下子窄了一半,而且車輛啟動時,還可能傷到在車周圍玩耍的孩子。”居民張振排說。
根據群眾意愿,蘆莊子社區利用清理出的空地新建了13處停車場,增加了175個停車位。“現在村民們要么把車放在自家院里,要么自覺把車放在停車場,村內道路交通秩序得到了明顯提升。”該社區黨支部委員盧少華說,基礎設施的提升改善,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事關廣大群眾根本福祉。在和美鄉村建設中,定州市不斷凝聚民心民意民智,補齊短板弱項,不斷提升村莊“外在美”,全面營造村莊“氛圍美”,全力雕琢村莊“細節美”,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春風化雨時,花開遍地香。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塑魂”。近年來,定州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抓手,不斷健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助力和美鄉村建設。
高蓬鎮西牛村是回漢結合村。多年來,該村把樹立文明村風、推動移風易俗作為和美鄉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成立紅白理事會,對村規民約進行完善,堅持黨員先行、全民參與,破除大操大辦陳規陋習,提倡孝老愛親、厚養薄葬,倡導文明新風尚。
傳統的定親流程從以前的3天變成了現在的1天;結婚時不燃放煙花爆竹,不鬧婚,“回門”“三天”等習俗全部取消,結婚當天一次辦清;白事由之前的消耗上千米白布,縮減到只有近親戴孝……如今,該村鋪張浪費、婚喪大操大辦、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已成過往,勤儉節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村民新風尚,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服務的村民自治常態。
定州市把鄉風文明理念堅持不懈地融入鄉村振興中,通過開展“六星文明戶”評比等活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以鄉風文明促規范提升、用鄉風文明謀幸福跨越,全力打造內外兼修的和美村莊,著力提升魅力顏值。
如今,闊步走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處處朝氣蓬勃、風景正好,一幅幅鄉村振興幸福畫卷,正在定州廣袤的沃野上徐徐展開。